【深度】从日本龙头看元器件经营之道
1、全球元器件龙头村田、京瓷、TDK,是大陆企业的标杆
在通义上,电子元器件是指具有独立电路功能、构成电路的基本单元。电子元器件种类繁多,涉及的范围也不断扩大。根据材料分子组成与结构在元器件制造过程中是否改变,电子元器件可大体分为元件和器件。元件是加工中没有改变分子成分和结构的产品,包括电阻、电容、电感、电位器、变压器、连接器、印刷电路板等;器件则是加工中改变分子成分和结构的产品,主要为各类半导体产品,如二极管、三极管、场效应晶体管、光电器件、集成电路等。
电子元器件行业处于电子原材料和整机行业之间,原材料为磁芯、漆包线、骨架和一些辅助性材料,产品则应用于消费电子、汽车电子、工控、航天军工等多下游领域,元器件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子行业的发展,因此具有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。
虽然日本的消费电子、家电等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后受到美、韩、台的冲击,但电子元器件行业却能凭借坚固的技术壁垒立于不败之地,形成了京瓷(Kyocera)、村田(MuRata)、松下(Panasonic)、太阳诱电(TaiyoYuden)、TDK、富士通(Fujitsu)、日立(HITACHI )、兴亚(KOA)、罗姆(Rohm)等行业龙头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,日本企业凭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不断积累的生产工艺,向上游材料技术延伸,深挖护城河。另一方面,依靠高精尖的下游支撑,日企积极布局汽车电子、机器人、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,借助旺盛的产业需求不断将生产高端化、精细化。
近年来尽管整体市场份额受到挑战,但以京瓷、村田、TDK为代表的日本厂商在高端领域仍占据绝对的霸主地位。以MLCC行业为例,随着汽车电子化的兴起,2016年下半年起,村田和TDK等龙头厂商率先关闭了相对低端、利润率低的消费电子产品用MLCC产线,转向小尺寸、车规等高容MLCC的生产。根据村田的数据,电动车使用的高端MLCC可达2700-3100颗,是智能手机所用MLCC总数的近10倍。
在2018年苹果公布的200大供应商中,日本厂商有44家,其中太阳诱电、TDK、京瓷、村田、胜美达等清一色的日企占据了苹果的被动元件供应体系。
电容:日本处于领先地位,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0%,同时在车用陶瓷电容、叠层片式固态铝电解电容等部分高端领域具有垄断地位。全球主要MLCC厂商有日本村田、京瓷、丸和、TDK、美国基美、韩国三星电机、台湾地区国巨、华新科、中国大陆的风华高科、三环、火炬电子等。
电阻:规模化的电阻厂商主要分布于中国台湾和日本,其中,日本企业技术拥有较大优势,主攻薄膜化方向;中国台湾的国巨、华新科、厚声等则走规模经济的道路。
电感:由于电感具有定制化程度高的特点,因此市场格局相对分散。2017年全球电感产值占比前三分别为村田(13.78%)、TDK(13.42%)和太阳诱电(13.22%),共占比40.42%。中国台湾奇力新与大陆的顺络电子紧随其后,分别占比7.01%和6.69%。
2、元器件的关键在于Know-How,日本企业深得精髓
2.1 元器件需要好材料好工艺,关键在于Know-How的积累
电容、电阻、电感等元器件产品在原理上并不难,难的是制造过程中的精益求精,需要长时间的Know-How积累才能制造出品质优良的产品。总体上来看,这样的Know-How积累体现在材料、设备、工艺三个环节中。
好材料才有好产品。“好的电子产品需要好的元器件支持,而好的元器件则需要好的材料来支持”,这是日本村田几十年的坚持。材料是制造性能良好的产品的基础,材料的微细度、均匀度、结团特点都会影响到产品的尺寸和性能,所以只有好材料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。
以MLCC为例,陶瓷“配方粉”由钛酸钡基础粉和改性添加剂混合而成。
首先,钛酸钡基础粉对MLCC的性能十分重要,其制造需要满足极高的微细度和均匀度的要求。在各类制备方法中,水热法在材料颗粒性质控制及其稳定性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较其他制备方式具备优势,具体表现在:化学组成均匀、颗粒形貌规整、颗粒粒径从几十纳米到几微米可调、大小均一、产品性质稳定,是目前公认的符合MLCC发展要求的钛酸钡粉制备方法。目前只有日本的村田、堺化学等可以大规模使用水热法生产MLCC钛酸钡粉体,其中村田自用,堺化学用于外销。
文章来源:《电子元件与材料》 网址: http://www.dzyjyclzz.cn/zonghexinwen/2020/1103/336.html